油库火灾
现在这波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并不是说资本主义走到了尽头,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我认为是没有这种可能的。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金融改革,对当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从这个观点来分析这两个国家。
首先是因为它的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价格下跌的话,它拿不出现金来,拿不出现金来的话,银行追讨贷款,过去有欺骗行为,可以用股票市场筹来的资金去还款,现在不可以这样去还款,所以股票市场的冲击暴露出印度企业界的一些欺骗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印度现在没有漂亮的高速公路,没有华丽的机场,但它的经济也能够成功。时代周报:改善金融体制,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发展乃至农民创业有重大影响吧?黄亚生:对。而认为贷款非常困难的印度企业有50%,与马来西亚、泰国等相似。但我自己觉得它主要跟中国相比的劣势在于微观劣势:第一,印度文盲率高,在基础教育,如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方面更加差。
第二个打击,最近出了一件非常具体的事情,就是印度一家非常大的软件公司CTM暴露出欺骗行为。2001年,黄亚生成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一个出身大陆的教授。1773年,英议会把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贸易垄断权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
在1776至1788年间,大陆会议政府不断出现经费困难,几次让独立运动倾于破产,差点使北美重回英国怀抱。屠杀激发了殖民地的愤怒,压力之下,英国议会同年废除《汤森法案》,但保留对茶叶征税。莫里斯当时研究过英格兰银行的兴起对英国崛起的贡献,很熟悉债务可以变成通货、变成社会财富载体的道理。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国库富有的发展中国家当然兴高采烈,可是,这次的最终结局会如何?莫非未来还要重演过去数世纪的历史?在这种时刻,重新回味那篇文章以及其中的故事和逻辑,意义具体又特殊。
1782年7月29日,他向大陆会议提交一份议案,建议为了支付这200万美元的年息,在各州推出四种税:进口税、土地税、人头税、饮酒税,各贡献50万美元。由于英国在北美、欧洲大陆连续跟法国作战达9年之久,到1763年战争结束时,英国政府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
直到18世纪中期之前,英国对这些殖民地除了花钱提供安全保障外,基本是放任不管,也不怎么征税。换句话说,原来的成百上千种债券、借款条即使能够换手交易,由于种类太多、条款各异,无法形成证券市场气候,市场活力做不起来,证券价格自然不会高,流动性也会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从立国之初,就要靠金融和债务市场。乔治三世于1760年登基英国国王,当时他22岁。
由于在这样的国度里政府不富有,所以,税收不够用时,就必然求助于金融借贷市场,包括债券市场。[7]关于自由、民主与法治的财产和金融基础,是五四以来的中文文献中所缺少的,从人文社会、政治理念的角度谈自由、民主与法治当然重要,是基本启蒙,是社会觉醒的必要。为了发行这笔债券,他们在各州设立大陆借款办公室(Continental Loan Office),专门负责政府债的销售和之后的利息支付服务。1765年,议会通过《印花税法》,要求北美殖民地为各类书刊等出版物向英国交税。
如果没有美国本土私人投资者、法国与西班牙国王、荷兰投资者的债务支持,今天我们熟悉的美国可能根本就不会有,金融就是这样影响历史的。贷款没到之前,这一消息让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先将其做抵押,通过贷款立即得到救命钱,让大陆军维系到1781年9月。
[5] Richard Pipes,《Property and Freedom》,1999年,第150页。一派以保守的农场主为主,他们认为,应该把这些战争债通过多印纸币一次还清,也就是,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推掉战争时期欠下的公债,变相让老百姓、外国投资者一次分摊这些债务负担。
另一组负债累累,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城邦。起初,第一届大陆会议考虑过在各州征税,但是,怎么能在当时美国的十三州征税呢?美国独立的起因就是由于英国对他们征税失控,这一背景决定了美国独立战争以及之后政府的开支不能靠大规模加税来弥补,试想:如果新成立的政府也要大量征税,那为什么还要独立?当时,十三个州的政府本身就很小,没什么税收,没有政府军队,更没有州政府财产或者国有企业。1783年9月3日,英国签署《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对马萨诸塞的居民来说,这些法案当然是火上加油,激怒北美殖民地老百姓。为了实现承诺,联邦政府发行三只新债券,头两只债券年息6%(一只于1791年1月开始付息,另一只到1801年才付息),第三只债券只付年息3%。在战场上,华盛顿的军队到那时,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好在那天,华盛顿得到第二届大陆会议宣布美国独立的消息,让其军队多少得到及时的鼓舞。那么,是不是征税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税要少到刚好能支持国家的经常性开支,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的基本生活安全、保护私人财产、维护契约权益、维持市场秩序的开支的程度。
但是,莫里斯代表的一派不想这样,他认为,这么多的债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次付完,而是通过政府持续征税、按季度付利息,将这些债券和票据长期延续下去。在这种时候,我们尤其有必要重新认识自由、民主、法治的财产和金融基础。
实际上,宣布独立不久的美国,最大的挑战并不在同英军作战的战场上,而在经费的来源上。第四,从法国借来的贷款。
1776年7月4日,华盛顿的军队汇集在纽约曼哈顿南端,而英国皇家海军正在调集100多艘战船、3万多正规军,准备集中攻打守在曼哈顿、几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一万名大陆军,况且华盛顿的大陆军没有任何战船。独立战争的背景决定了美国一开始就必须靠借债对美国历史,我们一般熟悉其政治史,知道北美13个殖民地于1776年7月4日宣布从英国独立,1787年的宪法大会通过《美国宪法》,等等,但未必了解美国政府历来是多么穷,未必熟悉金融借贷对美国历史的支柱作用。第二,议会有权每年审查皇家的开支情况,包括战争开支以及其他日常开支。1770年3月5日,一群人在波士顿围住一队英国士兵起哄,后来局势失控,发生冲突,英方士兵开枪打死5个当地人。
通过彩票销售为独立战争借债融资,头几年很成功。也就是说,国富民穷必然迫使老百姓为了生存而求着政府,当饭碗都控制在政府手里,民权与法治会只好让位给权力。
关于如何处理战争债问题,当时的大陆会议议员中有两派。一般的做法是,债券发行时以黄金、白银、英镑等国际通货购买,而后政府用大陆币或者大陆币票据支付利息、偿还本金。
只要国家的负债足够高、只要继续发债的需要还在,国债价格的下跌必然逼着政府对其政策或法律制度做出修正。像荷兰、意大利城邦国家,在经历中世纪后期连续不断的战争之后,城邦政府基本都负债累累,是典型的政府穷民间富社会。
尽管如此,8月27日,皇家海军轻而易举夺下曼哈顿边上的长岛,大陆军惨败。—— 这跟中国各朝代的经历正好相反,历朝之初是国库满满,之后每况愈下,到最后以财政危机终结朝代。1790年1月,33岁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向国会递交一份债务重组计划,要求按面值100%兑现在1788年宪法通过之前发行的所有公债,包括联邦与地方政府发的各种战争债、独立战争军队签的各类借条,所有债务由联邦政府全额承担。所以,各届大陆会议只能靠印纸币、借债,来找到财务支持。
于是,金融债券市场是民主法治的孪生兄弟,同在近代兴起,彼此相依。为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
这等于是美国最早遍及全国的投资银行销售与服务网,是现代证券市场的雏形。从此,美国资本市场一发不可收拾,投资与投机交易都很活跃。
当年12月,一群革命人士假装为印第安人,登上三艘停留在波士顿港口的东印度公司茶叶运船,炸开340个货箱,将大量茶叶扔到海里。当然,还有就是,皇家的开支继续由议会支配。
评论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
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